近年来,北京依托两轮百万亩造林以及河流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恢复和新建湿地近9000公顷,森林湿地已成北京新景观。
2013年,北京首次在大尺度造林中引入湿地恢复和新建项目,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十三五”期间,北京恢复和新建湿地速度加快,2016年~2019年,累计恢复建设湿地近9000公顷,形成万亩以上大尺度森林湿地10余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湿地面积为5.8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从2008年的3.13%提高到3.6%。
今年,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市园林部门对面积超过100亩的造林绿化地块,结合集水区开展了小微湿地建设。以温榆河、南苑森林湿地建设为重点。预计全年将恢复湿地1600公顷,新增湿地600公顷,实现“十三五”时期恢复湿地8000公顷、新增湿地3000公顷的目标任务。
据悉,今年恢复和新建湿地项目主要分布在南苑、城市绿心、新机场等重点功能区周边。在怀柔汤河口镇后安岭村,还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景观提升,启动了郊区小微湿地建设试点。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国家和市级湿地公园12个,总面积2800余公顷;建立湿地保护小区10个,总面积1300余公顷,基本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为补充的具有首都特色的湿地保护体系。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备案查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 报刊征订:010-68047627/7643 邮箱:zrzybt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