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中国海洋学会研学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当选的23家委员单位、31名委员在随后召开的首次研讨会上,就海洋研学的机遇与挑战、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交流。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陈连增介绍,中国海洋学会是我国海洋科技领域的全国性一级协会,是我国海洋科普的重要力量。2019年3月,学会第八届四次理事会议决定,设立海洋研学工作委员会。他寄语海洋研学工作者,要有安全意识、创新意识,让沿海的同学们到内陆去,内陆的同学们到海边来,形成内陆沿海的循环,进一步提升全民海洋意识。要有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确保海洋研学工作长久持续开展,打造精品,不断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研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副社长杨绥华表示,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作为中国海洋学会研学工作委员会挂靠单位,在海洋研学工作中有着长期的实践积累。从2014年起,组织开展“海洋知识进课堂”“深蓝大讲堂”等活动,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有影响的科普品牌。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台后,“相约雪龙 寄梦南极”“探访蛟龙 圆梦深蓝”“仰望苍穹 遥感海洋”系列精品活动面向全国相继推出,数千名学生走近星辰大海。
“当前,研学不仅是科普的重要内容,也要在基础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当天进行的首次海洋研学工作研讨会上,科普讲师、委员单位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思考和经验。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备案查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 报刊征订:010-68047627/7643 邮箱:zrzybt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