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张前村华韵花木种植基地,苗木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殷俊正说,这里原是一片偏僻的孬地,自从栽种了经济林果后,孬地不仅成了风景,还带动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该基地每年上缴土地租金50多万元,吸收周边低收入农户、闲散劳动力60余人务工,年人均劳务收入近2万元。
近年来,姜堰区鼓励各地利用经济林木绿化荒地、孬地和边角地,在打造生态景观的同时,探索林业经济扶贫新路径。蒋垛、大伦、顾高、张甸4镇地处通南高沙土地区,隶属黄桥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根据林业主管部门的科学规划,4镇因地制宜发展起特色经济林果业。如,大伦镇兴驰村成立了池口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建成苗圃基地。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18万元,还安排了10多位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
“既要美化绿化,又要绿色经济。”其他镇街也积极栽种适合本地生长的经济林果树。如,梁徐街道周埭村利用边角荒地栽种10多亩橘子树,每年秋冬,橘满枝头,不仅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吸引了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仅黄桥老区4镇完成新造林面积7000多亩,其中经济林果面积3000亩,形成了一批林果产业特色村。与此同时,建设各类村庄游园14个,创建绿美乡村13个,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9个,有力支持了经济薄弱地区发展。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备案查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 报刊征订:010-68047627/7643 邮箱:zrzybt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