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甘肃省武威市全市耕地保护会议上获悉,该市始终坚持把耕地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规划引领,加强用途管制,不断强化技术支撑,不断优化耕保格局。
武威是传统农业大市,现有耕地670.37万亩,耕地面积在河西地区排名第一。然而,受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匮乏等因素影响,全市耕地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北部沙区耕地常年受风沙侵袭,耕地总体质量和效益不高。
面对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武威不断优化耕地保护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市县镇村“一体推进”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和执法监察巡查工作体系,不断强化管控措施,坚持规划引领,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从空间规划与指标管控上确保耕地资源数量、质量以及生态品质稳定。
武威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加强用途管制,推进节约集约,严格按照“严控总量、优化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创新优化土地供应方式,推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全部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要求,落实占补平衡任务。
同时,武威坚持技术支撑,建成全省第一个地级市卫星遥感接受节点,在全省率先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率先实行不动产电子证照。此外,武威还坚持典型带动,在“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等方面,总结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等典型经验,结合实际推动实施乡镇村规划建设突出问题整治、城乡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拆违拆临等专项行动,为全省其他市州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武威市自然资源局局长丁煦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加快构建耕地保护新格局,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