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走进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马家柚主产乡镇的村村寨寨,只见昔日农户房前屋后、村庄路旁的空闲地、废弃宅基地上,种满郁郁葱葱的马家柚树,黄澄澄的金果挂满枝头,成为一道道绿色风景线。
大南镇古村村马家自然村所产红心柚子,有“柚中稀土”的美誉,果大形美、瓤红汁多、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2010年,由广丰区主导、乡镇和自然资源等部门配合,合理规划马家柚种植,并大力开展荒山坡地开发整治,发展马家柚种植产业。与此同时,广丰区还鼓励村干部带头示范,引导农户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村庄路旁空闲地、盘活废弃宅基地种植马家柚,让空闲地“活”起来,为村庄添绿色,让农户增收。
“2008年,我在自家房前的空闲坡地上种了130多株柚子树,到2014年盛产时,平均每株产量达60多斤,当年在市场上十分走俏,每斤销售价格高达20多元,还供不应求。近几年是马家柚盛产期,平均销售价也超过了每斤10元。”大南镇茭塘村村民黄亨镔开心地说。
“我们村在村支书的带动下,800多户农户都先后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上栽上了柚子树。我家房前的荒坡地上也种了70多株,年年都有好收成。”村民占礼生说道。
大南镇相关部门负责人算了这样一笔账,全镇共有5600多户农户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栽植了柚子树,共约8.4万株,平均每户超过15株,每株按年产量30斤、平均每斤销售价10元算,户均增收4500多元。
排山镇牌门村在上世纪90年代因煤矿而兴,高峰时,山场里散布着二三十个大小煤矿,全村青壮劳动力基本都在矿上工作,可以拿到300元的高月薪,牌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到2008年,随着大部分煤矿的关闭,牌门村也随之转贫。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0年,在大丰区自然资源部门的引导下,牌门村村党支部书记林华带领全村农户进行产业转型,大力推进废弃矿山及周边荒山坡地的生态修复和整治,打造了20多个马家柚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并建设了育苗基地80亩。自2016年以来,马家柚果年均产值达800多万元,苗木销售额年均超200万元。
“在带领农户大力整治废弃矿山、种植马家柚的同时,我又带头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闲地上栽植了30多株马家柚。”林华满心欢喜地说,“现如今,全村有600多户都在种柚子,一年下来增收5000元~6000元不成问题,没想到闲地也能生金!”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备案查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 报刊征订:010-68047627/7643 邮箱:zrzybt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