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下简称“咸宁登记中心”)始终坚持服务至上、利民便民的工作理念,在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过程中主动作为,优化办事流程,完善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践行了为民登记的初心。
优化流程更加便民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咸宁登记中心始终恪守的理念。因此,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成了咸宁登记人的首要目标,而优化流程是最有效的选择。
2017年,咸宁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窗通办”。在此基础上,2020年咸宁登记中心再次优化了业务办理流程,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大幅缩短了办理时限。目前,已实现一般登记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业务当日办结、部分业务1小时办结和即时办结的目标。
同时,咸宁登记中心通过申请资料再精减,进一步提升登记工作效率。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担保集团等经常办理业务的单位,仅需首次办理登记时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身份证明资料,纸质资料的减少,在方便办事群众的同时,极大减轻登记人员扫描电子资料的压力。
2020年,咸宁登记中心组织业务骨干,经过认真研究,梳理合并相近业务类型,将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与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新建商品房转本位登记与预告抵押转持证抵押登记分别合并办理,一次申请,两项登记即可同步完成,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的便民初衷。
提质增效切实利民
优质高效服务,才能真正利民。为此,咸宁登记中心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人员培训,着重在管理上下功夫,在细节上出实效,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
每个工作日上班前10分钟,咸宁登记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都会提前到岗召开晨会,通过查形象、评工作、解难题、讲纪律和温情服务“四步法”强化练习,及时发现和快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牢固树立工作人员团队意识,增强单位的凝聚力,让工作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目前,晨会已成为咸宁登记中展示形象、优化服务、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为全面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感和风险防范意识,咸宁登记中心坚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强化业务学习培训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咸宁登记中心坚持紧抓业务学习不放松,利用下班时间举办晚间业务培训,挤时间、忙充电,进一步提升了整体业务能力。
今年以来,咸宁登记中心还通过加强政策宣讲、开辟绿色通道、服务进社区等多种举措,对全市范围内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摸底、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积极主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畅通投诉渠道,确保工作规范、廉洁、高效开展,有力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创新模式真心为民
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办成事”,咸宁登记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2019年起,咸宁市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向金融机构、开发企业、公证处、中介机构等多个服务对象同时开放,实现了“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的24小时“不打烊”工作模式,打通了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大增强了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与此同时,咸宁登记中心通过部门联动,依托市政府大数据中心技术,通过数据共享应用,将不动产抵押服务点向金融机构延伸,建立不动产登记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互联平台,实现“抵押登记+金融信贷”联办机制,实现抵押登记“不见面”。2020年,这一模式实现“全覆盖”。
为了进一步拓宽为民服务通道,2020年咸宁还推动“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改革,通过数据共享、系统推送、并联审批等方式,申请人在二手房转移登记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完成水、电、气过户手续。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备案查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 报刊征订:010-68047627/7643 邮箱:zrzybt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