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地、身份、职业一起换,生产生活一起转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下山搬迁农户进行商品住宅安置、兜底安置,并给予相应补助政策。
“下山脱贫”3.0行动
下得来,还要稳得住、富得快推进安置小区建设,逐步解决户籍管理、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
“下山脱贫”2.0版
“搬下来”,改变恶劣生存环境村民募集资金购买土地,政府扶持推进下山搬迁,实现就近、集聚安置。
“下山脱贫”1.0版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武义县政协召开“请你来协商”——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题协商议政会,邀请相关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代表与部门单位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庄集聚搬迁问题进行协商讨论,谋求最大公约数,增进共识。
上世纪90年代,武义县是浙江省8个贫困县和26个欠发达地区之一,全县一半的面积属于贫困地区,1/3的人口属于贫困人口。为摆脱贫困,武义在全国首创“下山脱贫”模式,即“下山脱贫”1.0版。有搬迁意愿的村与郊区村、平原村等一对一进行对接,约定安置地块价格、配套耕地面积等,再由村民募集资金出资购买土地,政府相关部门扶持推进下山搬迁,实现就近、集聚安置。1.0版的主要目的是“搬下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
农民下得来,也要稳得住、富得快。为此,武义启动了“下山脱贫”2.0版,大力推进安置小区建设,在县城郊区、中心镇采取统一规划设计、农户自建房进行安置落户的同时,逐步解决异地搬迁后的户籍管理、基础设施配套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搬下来的问题,还给予了农户更多的区位便利、就业配套、发展空间。据统计,“下山脱贫”2.0版累计帮助5万多名农民下山致富。
针对仍有部分农民生活在高山深山等偏远山区的现状,2020年1月,武义县启动“下山脱贫”3.0行动,计划分5年时间陆续对仍居住在高山深山自然村的群众进行向县城和中心镇的集聚搬迁。据了解,2020年度县委全会、县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纳入重点工作,成为完成好“下山脱贫”3.0行动的重要抓手。同时,武义县还出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村庄集聚搬迁安置办法》,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对下山搬迁农户采用商品住宅安置、兜底安置、给予相应补助政策等方式,做到居住地、身份、职业一起换和生产生活一起转,让山民享受到城市高品质生活。
2020年以来,该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紧紧围绕上级部署,聚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集聚搬迁,不断深化“小县大城”战略和“下山脱贫”3.0行动。目前,全县已有涉及18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1492户、4003人达成整村搬迁意向,其中21个自然村整村搬迁率达10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涵盖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农用地整治、村庄整治、集聚搬迁、土地整治、矿山整治6方面内容。其中,村庄集聚搬迁与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尤其受到关注。各职能部门要在这次协商的基础上,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研究后续政策,本着‘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政策调研,努力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件好事办得更好。”武义县相关负责人说。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备案查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 报刊征订:010-68047627/7643 邮箱:zrzybt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