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工改Ma”建成的蒲公英科创产业园。资料图片
在江苏昆山陆家镇,有个中信博科技园。它是该镇人才聚集度最高的科创载体。2017年,为“腾笼换鸟”,陆家镇对停产闲置的一家纺织企业9175平方米的厂房进行了改建,利用“民办公助”的形式,租赁给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由其进行改造建设并配套相关孵化器运营。如此,便有了现在的中信博科技园。
从2009年不足1000平方米的租赁厂房起家,到租用盘活闲置地、建立科技园、设立总部,不到10年时间,中信博已成长为该领域全国第一、全球第四的龙头企业,完成了从“上场”到上市的蜕变。
如何让中信博这样的先进产能继续选择昆山,在落实减量发展战略的同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昆山局一直在思考和探索。通过盘活存量,向低效土地要空间、向存量土地要效益,昆山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划定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线
近年来,昆山产业用地的供给结构逐步优化,亩均产出水平稳步提升,但空间布局的集聚度不够,土地利用效率不够高,资源错配问题较为突出,好项目没地、低效项目占用大量土地的现象较为普遍。
2020年3月,苏州提出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即划定100万亩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线,5年实现1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更新。昆山结合实际,以引导产业空间逐步向开发区等优势地区集聚等为主要导向,划定了18.28万亩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线。
保障线内,划分了12个产业基地、7个产业社区、若干个工业区块,以期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基地—产业社区—工业区块”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布局集中优化、资源高效配置。
破解工业用地困境
线内线外统筹推进是关键
56%的土地仅贡献了10%的税收,如何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产业用地更新?昆山局认为线内线外统筹推进是关键。
昆山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线的划定没有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各区镇实际情况划定保障规模,优先保障重点区镇。针对外围区镇零散低效产业用地,明确腾退和“退二进三”,不再保留工业,引导产业在空间上集聚。
在保障线范围内,合理布局三级产业空间。昆山局根据综合效益评价保留现状利用效率高的工业用地或“退二优二”。同时,加快工业区改造升级。根据规划,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收购等形式,对工业区进行改造升级,鼓励企业自行或联合其他工业用地产权所有人通过土地用途升级、功能业态优化等方式进行自主转型升级。
针对保障线范围外的工业企业,昆山局正会同各区镇制定更新、腾退实施计划,按照分类处置原则,逐步退出保障线外的工业用地,将空间腾挪至保障线内,加快引导企业入园入区,实现高质量集聚发展。
为了维护保障线企业的合法权益,昆山局提请市政府印发了《昆山市产业区块外现状企业“零增地”改造实施意见》,允许位于产业区块外的现状工业企业,按位置、规划用途和改造内容分六类实施差别化的“零增地”改造,加大存量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力度,提高产业用地绩效。
加快新旧动能转化
出台Ma管理办法
在为工业用地划定保障线、整合若干工业集中区的同时,围绕“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目标,昆山市还出台《科创产业用地(Ma)管理办法》,划定了科创产业用地“一张图”,引导城市功能适度混合布局和土地复合利用,强化资源要素支撑,推动传统工业区向科技园区转型。
根据《科创产业用地(Ma)管理办法》,科创产业用地分为新增Ma用地和工改Ma用地,优先在“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以及中环及外环快速路两侧各500米内布局,鼓励集中成片、规模开发。
科创产业用地政策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它的实施将集聚一批国内创新水平领先的产业项目,更替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据了解,昆山已推出3宗“工改Ma”科创载体项目。正在建设中的蒲公英智能制造加速产业园和铱工厂周市科创产业园是昆山首批工改Ma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汇集海内外高端产业科创资源,加速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园。
蒲公英智能制造加速产业园总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 3.0,建成达产后投资强度预计可达到1400万元/亩,年销售预计可达到1600万元/亩,年税收预计可达到60万元/亩。产业园一期已于去年7月24日建成开园,二期正在建设中。
铱工厂周市科创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2年9月前竣工。首批意向入园项目32个,主要集中于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
“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线的划定,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工业用地的开发与保护,科创产业用地选址准入线又为产业的转型和集聚提供了路径。接下来,我市将以两条引导线为抓手,科学规划管控产业布局,强化土地产出效益,以更少的空间资源消耗,支撑产业和城市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发展。”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国英表示。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备案查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 报刊征订:010-68047627/7643 邮箱:zrzybt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