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一种内流盆地山前地下水调蓄系统及调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一专利技术将为缺水地区实现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西北干旱内流盆地是国家能源、盐湖矿产和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通道,区内布局了一批重要的经济区。然而,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柴达木盆地是典型的干旱内流盆地,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所在地。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柴达木盆地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自实施以来,始终将解决水资源问题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调查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同时,将采取地质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助力破解用水困局作为任务目标之一。
经过近8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项目组认为,盆地内每条较大河流的山前冲洪积扇均是一个调蓄功能良好地下水库,利用其调蓄河水特别是洪水,可减少水资源浪费,能有效增加可用水资源量,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干旱盆地山前含水层系统调蓄水资源技术方法的总结。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