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部土地科技创新中心)在线召开第八届土地整治科技协同创新研讨会,以“发挥平台联动作用,推动‘十四五’生态修复创新研究”为主题开展研讨交流。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原理与应用”为主题,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阶段性、构建“四屏四带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等观点,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和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基地评估中取得优良成绩的3家单位分别就基地建设情况、优势特征、先进经验和主要成效等方面进行了交流,重庆科研工作站作为省级代表就低山丘陵土地整治创新作了报告。
此外,来自土地整治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的24个成员积极发言并参与讨论,为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工作建言献策。据了解,土地整治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由部国土整治中心联合地方整治机构科技创新力量于8年前创建,目前成员包括3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8个省级科研工作站和4个技术示范基地。
与会专家指出,野外基地和科研工作站在先进理念实践、应用推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转化作用。面向“十四五”,土地整治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将进一步发挥纽带桥梁作用,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耕地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来自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及全国近40家建设单位共400余人线上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
ICP备:京ICP备11028287号-4 备案查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号 邮编:100860 报刊征订:010-68047627/7643 邮箱:zrzybtg@126.com |